一斋陶古,以器载道;大雅至善,匠心天成;
——省级非遗“石家老陶”
“石家老陶”由我国著名篆刻家、书法家、当代四大名砚之鲁砚创始人石可老先生之子石盾先生所创,是现当代少有的高雅观赏艺术品和珍贵的收藏品。
2008年6月5日,被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审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09月27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审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年以来,石盾先生所创作的作品不但将浓郁的传统文化风格发扬光大,又将日新月异的现代气息融合创新;所创作的作品得到了我国著名艺术大师黄永玉、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中国文联副主席尹瘦石、著名工艺美学家韩美林等诸多国内大家、学者的高度赞扬。黄永玉先生更是亲书“石家老陶”予以赞誉,“石家老陶”品牌正式创立。
起·溯源 | 从上古陶器到陶砚重生
陶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新石器时代伊始,石器、陶器出现。尤其是陶器的发明,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 在人类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纪元。上古时代的陶器从大汶口和龙山等远古部落文化而兴起,成为当时一种不可替代的生活器皿。
发展至今日,经过艺术家的再造和创新,陶艺已演化为独特而辉煌的艺术门类,成为人与自然共同缔造的艺术品。正因如此,它成为了艺术家技艺和灵性共铸的独特产物。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和创新。如何继承先辈对陶土艺术的研究与痴迷,并以现代艺术语言将其发扬传承,是吾辈致力于适应乃至引领新时代艺术市场的重要课题。
根脉——起源于鲁砚的惊世发现
我们立足自身资源,挖掘、传承了已失传800多年的、我国独具风格特色的罕见民间传统艺术——澄泥砚(陶砚)制作工艺。我们制陶的历史渊源也源起于鲁砚,特别是鲁柘澄泥砚的复兴。
·鲁砚被推至“中国四大名砚”之列:提到重新发掘和传承艺术根脉,必须要提到我国著名的老艺术家石可先生。石可先生一生钟爱制砚藏砚,他师从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金石书画家王献唐先生。自上世纪40年代起精研清乾隆间著名书画家和琢砚家高凤翰的制砚艺术,历经千万次试制,终获成功,并于1978年7月至8月以国内首次单项砚公开展览的形式在北京团城展出,轰动全国,成为学界一段佳话。山东砚的风格自此被石可老先生统一,被世人冠以“鲁砚”之称,从此,鲁砚进入我国当代四大名砚之列。著名学者兼书法家赵朴初、书法大师启功、艺术大师刘海粟、李苦禅、黄永玉等专家学者给予了其高度评价,纷纷激情挥毫,赠书赠画200余帧,赢得了“石敢当”“鲁高手”“鲁砚鲁砚又鲁砚,百闻不如真一见”等赞誉。
·八百年失传工艺重见天日:自上世纪60年代起,石可老先生即开始了对鲁柘澄泥砚的恢复失传工作。20余年间,石可先生便阅了各类砚书、史志、各代山东省志、县志等古籍,终在《中国地名大词典》中找到了柘砚的原产地——山东泗水柘沟,随后,他遍访各地博物馆,深研澄泥砚的制作工艺;又历经10余年,于泗水柘沟试制数千方澄泥砚,终于1991年春试制成功,同年7月送往北京。
参观学者、专家看到澄泥砚后均赞赏不已,著名作家、学者端木蕻良先生更是题诗“澄泥古砚已失传,岁岁年年对暮烟,石可手团鲁柘土,芙蓉出水火生莲”。鲁柘澄泥砚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失传800余年的澄泥砚制作工艺得到了恢复,使鲁砚家族愈发完整,更标志着我国的制陶技术在失传800余年后被后人重新挖掘复兴的开始。
·交胎陶的精髓与独特:在制作鲁柘澄泥砚的过程中,石可老先生又考据了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关于陶器的记载,找到了当时与澄泥砚齐名的陶器品类:交胎陶——这就是我们制陶的前身,也是这种陶器制品的精髓和独特性所在。
承·传承 | 石家老陶的创立发展
艺门——千锤百炼的祖传技艺
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品牌创始人人石可先生一生致力于钻研艺术的溯源与创新。自澄泥砚与交胎陶问世后,石可老先生与其子石盾先生在仅存的文档资料记载并不完全的情况下,经过十余年的试制,制作出独具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彩纹陶”“开片陶”“镶嵌陶”“仿木陶”“镶嵌陶”等系列精致陶艺品。
作为著名工艺美术家石可先生之子,石盾自幼秉承家训,耳濡目染,传袭了家父“以物为师、以器为友”的艺术理念。从20世纪80年代初便随父亲研究黑陶(蛋壳陶)的制作工艺与风格,相继研制出集传统风格、地方特色与现代气息为一体的全新作品,并于1985年在香港举办首次个人陶艺展。
总结了几十年的制陶经验,石盾不甘固步自封,在恪守祖训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创作疆域,在雕塑领域持续发力,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艺术世界。1989年,其为曲阜首届国际孔子文化节设计制作的孔子事迹图大型壁画,现存放在曲阜孔庙(师礼堂)永久展示。这是自建国来唯一获准进入孔庙的当代艺术作品,后发表在香港《大哉孔子》一书中,并获中日文化交流金奖。
接下来,石盾在艺术领域的创作力更一发不可收拾——2001年,为山东大学百年校庆设计制作孔子像;同年,为济南首届国际茶博会设计制作茶圣《陆羽》雕像;2003年,为青岛啤酒百年庆典设计制作十尊人物雕像,为香港孔子学院设计制作孔子像并被学院收藏;2004年,由齐鲁报业集团主办全国陶艺文化展送展作品获金奖;2005年,在山东大厦举办陶艺个人展;2006年,其设计制作的孔子像被中国孔子基金会定位孔子标准形象;2007年,为滕州墨砚馆设计制作的墨子铜砚获基尼斯之最大奖;2007年,墨子铜砚又获吉尼斯最佳项目奖;2009年,在德国举办的华人现代艺术展送展作品获得铜奖;2009年,在景德镇举办的现代陶艺展送展作品获得铜奖;2013年,为滕州市设计城市雕塑总体规划,并于2014年完成通过,现已实施。
转·创新 | 子品牌诞生——“器道•陶古斋”
内涵——道者,器之道
随着企业发展,“石家老陶”公司推出了子品牌“器道•陶古斋”,用以满足市场细分化、研制精品窑变紫砂壶的需要。
“道者器之道”,为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关于道器关系的唯物主义命题。“道者器之道”的论断,强调“天下惟器”“道在其中”。“道”只能依存于器而起作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肯定了“道”对于“器”的依存性。
中国古代先贤认为,物质是“器”,精神是“道”。所谓器物的精神性,既是人文赋予的生活哲学,也是自然所蕴含的生命本质。显然,由器物的物质属性感悟人文的精神属性,赋予物质以精神的意义,是中国人“由器而道”“载道于器”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文人艺术的精髓是把“形而上”落实在“形而下”,那是“道”“器”结合的理念与体现,一种以物质为承载,精神为诉求的价值观,也是关于行与知、物理与道理、精于工与游于艺、生活闲适与生命通达的相融与相合——“器道•陶古斋”的品牌名称便来源于此。
品牌——尹瘦石题字点睛
“陶古斋”三字原由中国著名书画家、中国文联副主席尹瘦石老先生为石可、石盾艺术世家所题,意为对石家历代制陶博古、潜心艺术创造和传承的褒赏及首肯。
如今,企业创始人将“器道•陶古斋”作为品牌名称,希望借助这盏小小的茶壶,讲述百年艺门天工造物的故事,演义祖辈世代追求的中国民间技艺的神秘技艺、伟大精神和艺术品格;希冀这盏茶器呈现出的是充满传承意味和人文哲思的理法,从而喻物言志、借物得道,体现出艺器陶冶性情的意义,终达到“一斋陶古,大器至道,大雅至善,匠心天成”的境界。
合·发展 | 两代艺门匠心潜行
石可,字无可,号未了公,又名石之琦。鲁砚创始人,曾任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市美协副主席、山东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第四、五、六届省政协常委。
石盾,山东省著名陶艺家、雕塑家,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山东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山东大学金谛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山东省雕塑家协会理事。
融合——祖传技艺·家族传承·不可复制
企业的作品,展示着石可、石盾艺术世家两代以来倾注一生的成就,更渗透传自祖辈血脉的坚韧的艺术追求。如今,石盾又致力于对窑变紫砂壶艺术的发掘、创新、研制工作。我们出品的窑变紫砂壶,便是由石盾先生亲自设计、策划、主持烧制的艺术精品。而传承自祖辈的澄泥砚、交胎陶与祖传特殊烧制工艺的交融,使得我们的作品成为艺术市场上举世无双、不可复制的唯一。
技·窑变 | 世间唯一的紫砂精品
发展至今,无论是是烧成技艺还是造型设计,现代陶艺都与古代有所不同,但又传承着原始的诸多技艺。如:窑变。
意外惊喜的窑变之魅:在始初阶段,因为窑内的温度变化和温度的不均,导致被烧的物件受热出现差异而造成颜色上发生变化,这些陶器便因为色彩的不统一而成为次品。后来,人们逐渐所接受了这种色彩的变化,并形成了陶艺的重要概念——窑变。艺术家在窑变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使得窑变陶器成为了一件件“无心插柳”而得的难得艺术品。窑变的魅力由此便显现出来——它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成为了窑变陶器受到热捧的原因。
紫砂“窑变”,则是指紫砂壶在窑内烧制的过程中,在高温状态下,窑内气体排出不畅,有部分残留,烧制完成后,残留气体对壶产生作用,造成茶壶表面变色——有不规则的变色,或有通体的变色,茶壶内仍是该壶泥料本色,但壶外已经别有洞天,形成丰富多彩的、不可追摹的艺术效果。而紫砂壶窑变烧制出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泡茶次数的增多而起着自然变化,实为妙不可言。
可遇不可求的人间珍品:紫砂窑变壶为独门绝技,它除了具备原料上的“原生态”和造型上的“君子气度”之外, 还特别彰显千窑变后呈现的绚丽多彩之“美感”,它是紫砂壶问世600年来在工艺品制作和审美趋向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紫砂窑变的色彩艺术在变化中升华,紫砂的窑变烧制技法使紫砂温润的肌理在火的艺术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令窑变紫砂壶以新的姿态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可以说,紫砂窑变是紫砂工艺的一次革命,它使原本可以重复制作的紫砂壶工艺,通过色彩的天然变化达到不可复制的效果,故有“紫砂窑变可遇不可求”的美誉,被认为紫砂艺术的独特境界。
形·水器 | 器皿与紫砂的最美相遇
器形师法古代流质器皿:陶器自新石器时代创制至今,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开化;紫砂壶自北宋时期诞生至今亦有近千年的历史。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流质器皿,尤其是水器始终在伴随着时代的审美要求而变化着。包括盘、匜、盉、盂、鉴、缶、瓿、盆、斗、壶以及罍在内的十余种水器形形色色,显现出古人造物艺术与生活生产相结合的最初智慧;而近一千年中,紫砂壶的器型一直未有较大变化,如圆壶、方壶、筋纹器、花塑器、提梁等诸多传统样貌保留至今。我们深刻溯源器物历史,将流质器皿发展千年的经典器形与紫砂传统形制巧妙结合,创制了“水器”系列作品。
祖传神秘工艺、22道工序古法炮制:这些作品,建立在20余年来对古代流质器皿的研究基础上,亦是对失传800余年的制陶工艺的挖掘创新。作品使用黄河古河道特殊的泥质,采用独特的手拉坯成型工艺,严格控制烧制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回烧的特殊烧制工艺制作而成,这与鲁柘澄泥砚的制作过程如出一辙。每件陶艺作品均历经22道工序制作,是现当代少有的高雅观赏艺术品和珍贵的收藏品。其既具陶艺制作原窑烧制的历史传统,在造型、色泽、雕饰等工序方面又极具现代感;对于中华千年制陶工艺而言,既是传承更是发展。它开创了我国民间陶艺制作的全新局面,是数千年来我国制陶工艺的奇崛之作。
艺·山水 | 文人审美的千年回望
色彩与文物媲美:我们的窑变紫砂壶,如大自然中的奇石一般,色彩过渡自然,颜色丰富多彩。不仅有着梦幻般色晕、撒落、渐变、斑剥、双面异色、色中泛色、色中含色等多种窑变效果,而且还能呈现出与多种文物品种色类同的色相,即似青铜器的古绿铜色、似香炉的古黄铜色、似古漆器的红黑相间斑剥色、似红木的棕褐色、似古象牙的牙黄色、似宋瓷的天青色、似砚石的青褐色等,真所谓“入窑一色,出窑百彩”,其大大拓展了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开创出紫砂审美新境界,不愧为紫砂艺术中“独树一帜”的神品。
肌理似古代山水:在中国古老智慧之中,山水不仅是文人墨客隐逸世外、心怀临泉的精神寄托,还与运势、命脉、气格有着极大关系。而现代艺术依然自千年山水中汲取营养,与之从未分割。细观这些窑变紫砂壶作品,这是人与窑的对话、火与土的共舞,它是最原始自然的方式淬炼出的艺术结晶。在这些作品表面,你可以观看如同千百年前文人画家挥毫泼墨出的远山近水,饱含了充满东方色彩的轻吟浅唱,充满了绵延时空气象的情致韵味……作品整体呈现出的自然的质感、朴拙敦厚的色泽、深沉内敛的古雅之美,乃是因为创作者对文人审美的千年回望,是其技巧已被溶解于人与土、窑与柴、火与自然等共鸣的大地交响曲中,浴火重生为气韵盎然的茶器。
市·价值 | 珍器雅玩的收藏投资
市场潜力渐被藏家青睐:“窑变”赋予了紫砂壶飘渺而又神秘的色彩,它总能在众多艺术作品中聚焦藏家的目光,让人过目难忘。一方面,因泥料的稀缺性和特殊性、工艺的独创性和突破性,使色彩与肌理具有唯一性的紫砂壶产生了不凡的艺术价值,慢慢地被藏家及市场所青睐。
另一方面,其价值还取决于艺术家及创作者的名望。伟大的艺术家一定是时代艺术的创新者和艺术奇迹的缔造者,其创作的作品都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和个人烙印。窑变紫砂壶就目前市场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开宗立派,以名家百年烧造经验为基础,以祖传神秘技艺创制举世无双的窑变紫砂壶,具备收藏级艺术品的特质,具有不可估量的收藏及投资价值。
艺术世家的知者寻遇:回溯历史,古代文人不仅将茶器作为书房雅玩,还将其视作是师法自然、修身养性的器物。晚明著名鉴赏家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交,以其无深情也”。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生命的长度大体相近,但若有幸获得珍稀之物,并用心研悟,郑重地投射入自我的情绪与时间,此生才有了厚度。灵性之器往往让我们在闲慢的时候不闲邪,庸碌的时候不庸俗,迷茫的时候不迷失。而器道•陶古斋所呈现的作品,便是石可、石盾艺术世家为每一位拥有者埋下的历史伏笔,等待知者的寻遇。
朱泥壶
朱泥,原矿呈金黄色或浅黄绿色的红泥,明代称之为“石黄泥”,清代称为“朱泥”。其氧化铁含量较其他紫砂泥高,在14%~18%之间。原矿深埋于宜兴丁山镇赵庄山嫩泥矿层底部,成泥后称朱泥。
朱泥壶是别具一格的壶艺,不论型制、泥胎的组成、茶艺文化的内容,和壶艺出现的文化背景,都与宜兴紫砂有不同和别具特殊风格的艺术,它的红润娟秀是玩家们别以眼光骄宠的,它的精致细腻是茶家们掌中的名门闺秀,可轻轻把玩而不可亵玩。由于朱泥的泥料比较稀少和烧制的难度也大,因此一般的工艺师都不愿去做这样的壶。
石盾先生却将朱泥的温润细腻发挥到极致,愈加将紫砂窑变的色彩艺术在变化中升华,彰显于窑变后呈现的绚丽多彩之“美感”令人惊叹。